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3节(1 / 2)





  顿时,大殿里不约而同的哗然。皇上对齐王的重用、厚待可谓是史无前例。众所周知,齐王曾众望所归,皇上不仅不忌惮压制,反而一再的信任重用。

  坊间已有不少揣测传闻,齐王被厚待是源于皇后。皇后未出阁前,跟齐王情投意合,如今,据闻皇后和齐王往来甚密。然而,天下人频频见识到皇上和皇后伉俪情深,其中玄机不为人知。

  贺云开顺势直接回应传闻,当着百官和贺元惟,心平气和的道:“齐王国傅是朕敬仰的皇长兄,是皇后两小无猜、莫逆之交的知己,朕和皇后都尊敬皇长兄。”

  皇上明确指出皇后和齐王是莫逆之交,而非情投意合。

  厚待齐王,彰显皇上的皇位得到的正大光明,彰显皇上的胸怀坦荡,彰显皇后和齐王的关系清白。

  贺云开望向气势沉稳的贺元惟,郑重其事的道:“教育太子的重任,就有劳朕和皇后的皇长兄了。”

  “必定尽力。”贺元惟始终沉稳。

  近日,贺云开总是明显的表现出和谢韫舜的恩爱,无疑是在应对悠悠众口,堵不如疏,让天下人知道帝后恩爱,自然就减少妄议。

  册立太子之事已宣,贺云开命道:“礼部需尽快筹备册立太子典礼,在皇后启程去垠口之前完成册立。”

  皇后去垠口?!

  “是,臣遵旨。”礼部尚书出列,恭敬问道:“不知皇后娘娘何时启程?”

  “十四日后。”贺云开说罢,神色如常的宣布道:“皇后主张修建粮仓,工程重大,意义深远。经朕和皇后一致的决定,由皇后负责主持修建,她亲临垠口监督。”

  一片震鄂,异议声跃跃欲试。

  工部侍郎徐尧之立刻提出异议,义正言辞的道:“启禀皇上,此工程理应由工部主持修建,皇后娘娘理应安于后宫母仪天下,岂能亲临垠口久居。”

  此言正是百官的心声,震鄂的百官顿时肃然,徐尧之可是皇上亲政之日提拔之人啊,纷纷观察皇上的态度。

  贺云开平和而诚挚的道:“皇后心怀天下,她全心全意的替朕分忧,忧心社稷。尽管她和朕情投意合,仍甘愿不眷富贵去清贫之地,承受和朕的分离之苦,这需要何等高尚的气概,令朕尤为敬重。待工程筹备周全,一切有条不紊了,皇后自会放心的回宫。”

  徐尧之再次公然说出多数官员的心声,道:“无论如何,皇后娘娘出宫去垠口,不合祖制,于礼不容。”

  贺云开不动声色的道:“朕说过,朕和皇后一致的决定不容有异议。”

  百官屏息,有异议者革职,永不再录用为官,难道皇上连自己提拔之人也革职?

  贺云开坚定的下令道:“徐尧之忤逆,立刻革职处置!”

  竟然真的革职了!满殿鸦雀无声,皇上有多宽厚平和,就有多果断冷酷,不容有异议之事就是不容,极具震慑。

  禁军们闻声而动,立刻涌向徐尧之。徐尧之震惊之余,挺直着背脊,被带出了皇权至上的大殿。

  “散朝。”

  在百官谨慎复杂的探究下,贺云开的气息内敛,神情波澜不惊,阔步走出启天殿。明媚的阳光下,他径直进入祥凤宫。

  谢韫舜刚用过早膳,坐在花架下沉思,风吹花叶,轻轻扬扬,她在茫茫岁月里,大大方方。

  贺云开面带着笑意坐在她身边,漫不经心的揽了揽她,温言道:“我已颁下旨意,册立明榰为太子,元惟为太子太傅。在十四日内,你启程去垠口主持修建粮仓之前,举办册立典礼。”

  谢韫舜一怔,眼睛渐渐明亮,她的要求都被如此迅速的落实。

  贺云开用额头蹭了蹭她的额头,温存声道:“唯愿你能明白,我对你的在意。”

  谢韫舜眼帘一垂,心绪不宁。

  渴望一点点消除她心中的疑虑,渴望和她坦然相处。曾经对她的不得已,渴望用千千万的爱惜弥补。贺云开注视着她隐约流露出的彷徨,轻问道:“你还想要什么,只要你提,只要我能答应。”

  闻言,谢韫舜瞧他一眼,平淡说道:“想要你把心思全部都放在国事上,别再与我纠结。”

  “我不能答应。”贺云开语声很笃定。

  谢韫舜不语。

  沉默了片刻,贺云开改变氛围,道:“你此去垠口,我让颜留陪护你。”

  “我已让颜留帮我去各地开客栈。”谢韫舜知道瞒不住他。

  “开设客栈不受影响。”贺云开道:“他手下有擅长开客栈之人,他自会安排。”

  “好。”谢韫舜接受,告知道:“我带着澄明和明榰一起去垠口。”

  贺云开只能颔首,道:“请重用徐尧之,他最为合适。”

  “若他真的合适,我会重用。”谢韫舜需要考察徐尧之。

  贺云开坦言道:“刚才早朝之上,他已因对你主持修建粮仓提出异议,被我以儆效尤的革职了。”

  谢韫舜清醒的道:“如果我重用了他,就能体现我大度的任人唯贤。待竣工之后,再以我的主张为他官复原职,体现他的能力,和体现你对我的言听计从。”

  贺云开笑了。

  谢韫舜若有所思。

  贺云开忽然想到一件事,道:“我有意为虹霓公主赐婚。”

  “赐婚何人?”谢韫舜很慎重,虹霓公主是元惟唯一的胞妹,性情洒脱,金枝玉叶,眼光很高。

  “滕老的嫡幺子滕宗纯。”贺云开温言道:“为人师表,配得上虹霓公主。”

  谢韫舜知道滕宗纯,滕老的嫡幺子,国堂最为年轻的傅士,教授她最为推崇的《道德经》,深谙清静无为。她问道:“滕宗纯有意娶虹霓公主?”

  “有意,正是他恳求我赐婚。”贺云开道:“虹霓公主常去国堂找元惟,他一见倾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