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6节(1 / 2)





  等到回过神来,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家闺女,还一个劲的嘀咕祖宗保佑佛祖保佑,反正能念叨的都念了个遍。甚至还准备要买点肉去庙里磕头上供呢。

  相对于她的兴奋,林老汉就显得平静的多,当然要是他的手不抖的话会更有说服力。

  “闺女,你打算怎么着?”林老汉深吸一口气,他一辈子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儿,甚至没出过几回岔头镇。可不代表他没脑子,早些年有人从山里挖出过活人参,说是吃了能长生不老,还专门雇了马车要去献宝。

  结果呢?根本没出的了县城就被人劫杀了,那百年不遇的宝物也不知所踪。可就算人死了,还是有不少劫匪时常去他家里抢夺一番,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他家还有什么稀罕玩意不。

  大道理他懂得不多,但老人们传的这些话他是句句都记在心里的。人怕出名猪怕壮,自家闺女用山里到处都是,用来喂猪的甜草根制成白糖,一旦传出去指不定是福还是祸事呢。

  听林老汉的语气有些不对,张氏也不敢再追问什么了。直到他说了其中的道道,张氏才有些惧怕的冷静下来。

  她是想让家里日子过好些,但前提却是儿女平安,一家子能乐乐呵呵的在一块。要是这挣钱的法子会给闺女带来灾祸,那再挣钱也不能要。

  继而刚刚还激动的张氏赶紧拉住自家闺女,心疼的说道:“是娘糊涂了,我跟你爹现在都有进项,你也能熬糖浆,咱们不卖白糖日子也过得好好的......”

  她的话还没说完,林青蕊心里就涌起了暖意。别说现在家里算不得宽裕,就算是宽裕人家遇到这种跟捡金子一样的好财路时,也不一定能忍住。

  “爹娘,你们别着急,我也知道咱们没根没人的不好干制糖的买卖。可咱能寻可靠的人来干,我把法子卖出去,然后跟那人商量专供甜草根。”林青蕊心里高兴林家爹娘是真心对自个的,说起话来也轻松了许多,她之前还担心爹娘会不理解自个,甚至会舍不得到手的财富。

  现在想想也是自个多虑了,要是爹娘真是那种人,当初又怎么会舍了田地跟棺材本救自个这买回来的闺女呢?

  三人又说了一会儿子话,林青蕊还冲了甜水端进来。许是平日里白糖精贵惯了,现在就算自家有了,张氏喝的时候还是小口小口的生怕撒了。

  瞥过白糖买卖的事儿不谈,一家人又说了会儿闲话。听着娘亲柔声细语的说着嫁人以后如何过日子的事儿,林青蕊眼里也带了笑。在家里,哪怕只是几句话,几件不起眼的小事儿,也能让她感受到亲人的关心跟爱护。

  大抵这种幸福就是传说中千金难买的。

  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转眼间就进了腊月,再有六天就是下聘的日子了。再等着下聘的时候,李铁柱也时不时的来送些野味,还会帮着干些粗活。

  都说男女大防,可农家讲究的却并不是那么多,尤其是两家已经有了结亲的意思。甭管怎么说,男方总要来花些气力,好让女方爹娘看他是不是能吃苦能做活儿。

  李铁柱帮着林青蕊把院子外头那个大坑填好,又上了猪粪当肥料。每次遇上同村的来打趣儿说话,他也只管埋头干活。不过

  碍着他的名声跟长相,主动凑上来的人也不多。

  至于那几个一早就跟林青蕊不对眼,恨不得处处踩她一脚的媳妇,背地里自然也没什么好话。把李铁柱天煞孤星的命说了个遍,还扒出他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传言来嚼吧,最后都会幸灾乐祸的加一句林家一家子还真是命苦。

  当然她们的冷嘲热讽或是风凉话,也没人真的去理会,最多就是有耳根子软的婆娘私下里劝说张氏几句,就怕她被蒙蔽了害了闺女一辈子。

  干完活儿,林青蕊送李铁柱离开时候,俩人才说起县里制糖作坊的事儿。

  等林青蕊腾开了手,正好杨大叔要去县城送货,所以她就拾掇了东西跟着去了。

  这一次她到县城,自然就是为了把制糖的事儿定下来。现在她还没嫁人,为着娘家的生计奔波还不怕被人说道。若是成了亲以后再这般,指不定会受制于人呢。

  杨大叔是受了林家老两口的嘱托,所以送完货后跟着林青蕊去了寿县刘家糖坊,只是俩人还没进后院呢就被拦住了。

  林青蕊也知道要花银子打点,所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,别看守门的小厮不起眼,若是得罪了不给通报,只怕他们就得在外头耗一天。

  她笑着拿出半角银子递过去,福了福身子说道:“麻烦大哥帮着通报一声,就说我们有生意要做,还请管事的见上一见。”

  看门的小厮颠了颠银子,赶得上他半个月的赏钱了,当下就笑起来。连声说让人稍等,就去了院子里报信。

  过了一会儿,里面出来一个身材消瘦,但一脸精明相的老头。甭管是哪里,制糖坊向来都是香饽饽,尤其是刘家糖坊,那是在京城都挂了号的老作坊了。所以来人虽然看起来刻薄,说话也有股子高高在上的感觉,但大面上倒是没有给林青蕊难堪。

  “我是这作坊的管事儿,现在东家会见朋友,所以有什么事儿你们就只管跟我说吧。”那管事儿丝毫没有让人进去的意思,他当管事这么多年,瞧人的眼力劲还是有的。眼前俩人一看就是乡下来的,就算有买卖也不会是大买主。“若是想给家里买白糖,可以去杂货铺。”

  林青蕊似乎没听出那管事儿的话里话外的意思,只管从胳膊上挎着的篮子里拿出一个小碗来,说道:“咱不是买糖,而是来卖糖的。”

  听说不是买糖的,管事儿就有些不高兴了,等听到她说来卖糖,更加不悦。感情这是来找茬的啊,敢在刘家糖坊说这种大话,也不怕掉了她的大牙啊。当下管事儿的眉毛一挑,嗤笑一声,道:“口气不小,不过小娘子还是另寻他处吧,我们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制糖买卖,便是京城贵人们也有用的。”

  林青蕊闻言知道那管事儿是瞧不起自个,可她也不恼火。之前李铁柱就说过,四里八乡到县城,最可靠的就是刘家糖坊了,不仅是他家根深蒂固而且跟京城有来往,而且刘家当家的是个仁善厚道的。若是能谈成,不怕他黑了心肠。

  她也不说话,直接把盖在碗口上的蓝布掀开。等瞅见那管事的变了神色,才故意盖上叹口气对杨大叔说道:“既然来错了地方,那咱们去别的糖坊瞧瞧。”

  ☆、第29章 第 29 章【万更求撒花】

  管事儿的本是不以为然的,可真看到她碗里白刺刺的糖时,心里可就直打鼓。他干了一辈子了,就一眼就确认了那碗里的就是白糖而不是诓骗他弄得别的物件。

  果然等人要转身走了,他赶紧的拦住:“小娘子莫走,是我看走了眼,这生意咱们还是能谈的。”说着就把人让进了后院。

  等到几个人进了茶厅,管事儿的才说去找东家,这事儿他作不了主的。林青蕊倒是落落大方的应了声,然后寻了座位坐下。杨大叔本来还忐忑呢,见着管事儿的走了,还有人给上了茶水点心更是有些发憷。

  过了好一会儿也没见有人来,甚至林青蕊都有些不耐烦了。

  “青蕊,你这真是糖啊。”杨大叔有些坐立不安的低声问道。

  林青蕊点点头,正要说什么,就见一个看似文质俊逸的男人进了门。打眼一瞧,她就肯定了来人的身份。也是,再者县城糖坊中,大不多都是从南方运来糖转手卖出去,又有几个有这般气质的?

  黑底碧色鞋面的靴子,还有一身精致的衣袍,袖口领子还讲究的带了刺绣,怎么看都不像这边县城的手艺。

  都说刘家糖坊以前做过皇商,底蕴深厚,但不知为何本家却一直驻在这小县城里不走。

  在林青蕊走神的时候,那少东家先是拱手致意,然后才笑着就开了口,“我听高叔说你们有比刘家糖坊更好的白糖?”

  那少东家本命刘清文,是刘家少当家也是如今这糖坊的实际决策者。外人不知道,也只有刘家人知晓,这糖坊才是刘家的根本。

  他本来就不是个爱绕弯子的人,既然是来谈生意的,索性开门见山。至于攀交情或者拉关系扯闲话,在他看来都是不必要的。

  林青蕊一愣,没想到来人这般爽快,但瞧着那人一脸公事公办的表情,心里不由有些高兴了。这般爽快直白倒是好的,也省了她再费口舌。

  见人家开口了,她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,把碗拿出来打开,里面的白糖果然比市面上现有的要细腻也白了许多。只这一点,就不定会让多少人眼红呢。所谓有金难买甘甜雪就是这个意思,如今就算是制糖业发达的南方,也少有这种色泽洁白晶莹的白砂糖。更不用说北方了。

  见到东西,刘清文虽然诧异了片刻,但也不至于失态。他伸手沾了一点,细细摩挲,之后又少尝了一些,明显是在品鉴。随着他神色越发凝重,林青蕊的心也有些忐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