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1节(1 / 2)





  那些犯境之敌能被十五岁的谢珽率兵尽数击杀,连领军之将都斩了,以报杀父之仇,足见并非不可战胜的铁骑雄师。凭老王爷征战沙场多年的的能耐和谢家麾下如云的猛将,哪至于把性命搭进去?

  听说战事结束之后,谢珽母子拔除了不少军中有异心的将领,以正.权.柄,背后未必没有旁的缘故。

  若果真如此,谢珽定对皇家恨之入骨。

  以他手刃敌将的恨意,这些年北梁窥探时半个活口都没放回去,每年又要亲赴旧战场祭告亡父,岂会放任谋害生父的幕后黑手逍遥得意?

  她是京城来的,未必不会被迁怒几分。

  阿嫣心里咚咚乱跳,只盼她是多疑了。

  见卢嬷嬷也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,便叮嘱她切勿声张,更别刻意打听。往后只消暗自留意着,牢记寄人篱下的处境,行事更谨慎些就好。

  是夜,谢珽深夜回来时阿嫣已睡下了。

  ——连日琐事劳神,早出晚归,实在累得很。她原是想装模作样等等谢珽的,可一旦躺上床榻,眼皮实在是撑不住,打会儿架就息战了。

  此刻满屋烛火昏暗,甜香漫入罗帷。

  迷迷糊糊的,有极轻的脚步声入耳,片刻后,榻边响起衣衫蹭出的动静。

  她费力地睁开条眼缝,看到谢珽已换好了寝衣,长腿修腰,胸膛半敞,屈膝上榻躺进被窝。

  阿嫣嘴巴张了张,含糊跟他说了句话,以为声音是响亮的,其实睡意困顿,如同呓语。

  谢珽躬身靠近,没听清。

  瞧她香肩露在外面,帮着掖了掖被角。

  秋尽冬来,屋里虽早早笼上了火盆,到底时气渐寒,稍有不慎就得染上风寒。他将被角掖得严实,难免添稍许暖意。

  阿嫣更觉舒服,又昏昏入睡。

  睡着之前,脑海里忽然窜出个念头——成婚之初这男人实在生疏冷硬,别说照拂,多余的半个字都不肯说,着实如传闻般冷漠寡情,令人敬惧。她因是替嫁来的,娘家做了错事令她理亏,难免心存忐忑,在他跟前如履薄冰。

  如今朝夕相处,他身上倒是多了几分人情味,还知道尊荣养着她,不能让她受委屈。

  那么他俩如今算什么呢?

  从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,变成了睡在同一张床榻上的……朋友?

  唔,也许还没那么亲近。

  顶多算相安无事吧?

  阿嫣在梦里笑了笑,睡到后半夜,仍循着身边小火炉般的暖意摸到谢珽怀里,暖乎乎的靠着沉睡。

  谢珽在几回失眠后,渐渐接受了她不安分的投怀送抱,半梦半醒间还不忘盖好锦被。翌日清晨醒来,察觉他的手不知何时搂上了少女的腰,足足懵了半晌,才趁着阿嫣酣梦未醒,悄悄缩回。

  其后几日,谢珽愈发忙碌,阿嫣抽空歇息。

  转眼之间便到演武之期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演武场建在魏州城外,由军士们除地为场,纵横各有一千二百步,骑兵步兵各据一方,种种弓马兵器俱全。

  场地周遭设有五彩牙旗,高鼓甲仗,当中一方高台,是王爷与太妃、王妃、亲信重将文官和女眷所用,左右座次如翼舒展,拾级而下,供宾客观礼。

  阿嫣已在昨夜沐浴焚香,今晨早早起来,盛装打扮后与谢珽同乘辂车,率众出城。

  到辰时末,众人皆已聚齐。

  立旗的仪式繁复威严,军中诸将盔甲俱全,在谢珽进入辕门时随鼓声整齐跪拜。身兼王府长史和河东行军司马两重职务的贾恂亲自主礼,按仪程击钲鸣鼓,在诸礼俱备后请谢珽亲自立旗。

  而后鼓声大作,几入云霄。

  秋末的日头炽烈高悬,照在谢珽穿的青衣纁裳,上头华虫七章,紫绶重剑,衬得年轻的身姿威仪端严。

  阿嫣与武氏陪在他身后,金妆玉饰。

  万众瞩目之中,徐徐走向高台。

  待肃穆贵重的军旗猎猎招展,震天的鼓声停歇下去,场上便响起了兵将们的齐刷刷的跪拜声,连同铁甲的声响都整齐划一。

  谢珽抬手,按拟好的文辞鼓舞士气。

  有意抬高的声音响彻演武场,他并未长篇大论,每个字却都直戳要害,掷地有声。

  阿嫣嫁进谢家后,每日只在春波苑、碧风堂和照月堂打转,每回见着谢珽也多是晨起夜宿,都是家常夫妻的模样。这还是头一回,他以节度使的身份站在她的面前,姿容峻拔,气度威仪,在河东最出色的精兵强将面前龙骧虎步,俾睨四方。

  这个战功震动朝堂,声名闻于四海的男人,是她名义上的夫君。

  她既坐在这位子,自该增光添色。

  阿嫣不自觉挺直了腰。

  谢珽讲完了回头,就见她同武氏并肩而立,贵重的钗衣穿在身上,凭添艳丽,珠冠之下她的眉眼娇美而不失肃然,艳艳日光映照,俞见昳丽高华。她的腰肢青竹般微绷,秀致的双肩舒展,在锦绣云肩的装点下姿态挺秀,分明是竭力摆出端庄姿态。

  也是难为她了。

  在府里那样慵懒的性子,没事儿就得寻个软枕靠着,今日顶着沉甸甸的珠冠来撑门面,盈而不弱,还真有点王妃的样子。

  他的唇边不自觉浮起一丝浅笑。